服务热线:(0591)87986605
当前位置:福建升学信息平台> 大学生> 文章内容

201万年薪!这55所大学毕业生都有机会,哪个专业最吃香?

最后更新时间:2022-08-11 17:05:16


导读

刚刚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就拿到201万年薪,是不是令人实名羡慕?看到这样的薪资待遇,是不是立马就充满学习激情?

近日,华为招聘官微发布“天才少年”招聘计划,在过去两年内,华为已总共招聘了超300名“天才少年”。

华为“天才少年”都毕业于哪些名校?有何优秀特质?为何说强基生利好?普通高校毕业生还有机会进入华为工作吗?跟着志愿无忧一起来看~


01

华为 “天才少年"项目:最高201w年薪


7月22日,华为招聘官微发布“天才少年”招聘计划。


这是自4月25日之后,华为今年第二次面向全球发出“天才少年”召集令。


图源华为招聘


“天才少年”项目由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2019年发起,是用顶级挑战和顶级薪酬吸引顶尖人才的项目。华为因对“天才少年”开出高年薪而备受社会关注。


年薪分为三档,最高档为182万元-201万元;第二档为140.5万元-156.5万元;第三档为89.6万元-100.8万元。


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的申请门槛包括国际顶刊论文发表数量、研究方向有出色及丰富的商业化成果、有知名赛事名次等。此外,申请者还要经历严格的招聘流程,一般为7轮,包括简历筛选、笔试、面试等。


02

天才少年哪家强?

这些高校榜上有名


华为高校科研与人才发展部部长曾伟胜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仅过去两年,约有2.6万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加入了华为,其中有超过300人是我们定义的“天才少年”。


天才少年毕业高校一览


据了解,2022年加入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的毕业生有4位。


包括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毕业生林田、西安交大电信学部2022届博士毕业生贾鹏和孙飞扬、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22届博士毕业生金熠波。


复旦大学林田 © 复旦大学微信公众号


西安交通大学贾鹏 © 新智员


西安交通大学孙飞扬 © 西安交大钱学森班


南京大学金熠波 © 南京大学官网


历年「天才少年」名单:


华中科技大学:左鹏飞、张霁、姚婷、廖明辉、武敏颜

西安交通大学:丁聪、张子杰、贾鹏、孙飞扬

北京大学:李屹、王承珂

武汉大学:江奎、周满

电子科技大学:彭志辉、林维博

清华大学:贾许亚

浙江大学:管高扬

中国科技大学:林晗

复旦大学:林田

南京大学:金熠波

四川大学:刘大一恒

中国科学院大学:何睿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钟钊

香港科技大学:秦通


华中科技大学位列榜首,不愧被称为华为的“人才蓄水池”。据了解,华为每年新增的员工中,有约300人是来自于华中科技大学,曾有10000多名华科的毕业生就职于华为。


2022年华为校招情况


除了“天才少年”项目,华为最新的校招情况小编也整理好了。


下图为网传的2022年华为校招名单,清一色“985高校”。其中,浙大入职人数最多,高达550人;哈工大、东南大学、上海交大这3所985大学也都有超过400位毕业生进入华为。



03

不止985!

这些高校毕业生都有机会进华为


进入华为的“敲门砖”只能是985大学的毕业证吗?答案当然是NO!


下面汇总了网传的两份华为公司校招院校名单,供大家参考。


除了35所985大学,还有多所211大学,甚至还有深圳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几所实力强劲的双非院校也位列其中。


 版本一: 



2版本二: 



04

华为招聘需求还与

强基培养领域「强相关」


图源教育部官网截图


1.强基计划设立初衷与培养领域


回溯强基计划设立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国内基础学科实力和科研水平,更重要的是为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输送数理基础更为扎实、发展潜力更为巨大的高质量人才。


强基计划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2.华为的人才招聘需求 


我们再来看华为的人才招聘需求,大多集中在材料、芯片、智能制造等领域,这些领域大多人才短缺,企业更是“求贤若渴”。


具体来看,华为今年4月25日宣布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的招聘条件,不限学历,不限学校,要求在数学、计算机、物理、材料、芯片、智能制造、化学等相关领域有特别建树并有志成为技术领军人物。


此外,“天才少年”项目的六大课题分别是:“联接”“人工智能”“智能终端”“云与计算”“智能汽车”以及“智能制造”。


强基计划招生专业都是冷门专业?不好就业?


很多考生、家长可能对强基计划未来的就业形势存疑,或许企业的招聘需求,社会的人才缺口,国家的大力支持就是最好的答案。


正如清华大学阎琨教授在《以教育的初心面对“强基计划”》一文中提到的,“强基计划”需要心中有志、眼中有光的学生....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显著突破,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培养一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为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最佳路径。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则最新行业报告,《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0-2021年版》显示,预计到2023年前后,全行业人才需求将达到76.65万人左右,其中人才缺口将达到20万人。


然而目前,国内高校培养的集成电路专业人才却不到3万人/年。庞大的人才缺口,直接导致整个芯片行业人才争抢严重。


另外,据人社部预测,到2025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将达900万人,人才缺口预计为450万人。


意味着至少未来5-10年,这些行业相关专业都会是热门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