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87986605
当前位置:福建升学信息平台> 高考> 文章内容

干货丨高中地理实用答题要点大放送

最后更新时间:2023-01-05 20:18:21

要想学好地理,先要明白什么是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关关系的学科。

随着高考改革的进行,选考地理学科的考生逐年增多,个别地区地理选考的考生比例超过了80%,远超过去文综时的考生比例。

考生如此热衷选考地理,可怎么才能学好地理呢?

小编乱入

\

地理想得高分不容易

整体来说,高中地理难度挺高的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

地理既具有理科的严密与逻辑,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

自然地理部分,比如宇宙、大气、水、植被等都主要属于理科内容;人文地理以及区域地理部分更多的偏重文科内容。

这就要求考生在学习地理时既要有理科生的逻辑思维与运算能力,又要有文科生的记忆与理解能力。

②高中地理新教材包括必修1、必修2、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二和选择性必修三,共五本教材,需要在高一、高二两年时间内学完,时间紧任务重。

③地理题中经常会有一些争议比较大的题目,老师讲不明白,学生做不明白,这也导致地理变成了所谓的“玄学”……

地理到底有多重要呢?

①高考中的角色:地理兼具文理科特点,不需要难度很大的计算,更不需要记忆庞大琐碎的知识点,学习难度较小,适合所有的学生选择;掌握学习规律,提分快;地理选考人数多,等级赋分优势大;可报考专业多,物理+化学+地理,可报考专业比例99.4%,物理+历史+地理,可报考专业比例99.3%。

②大学中的角色:地理是大学很多学科的基础,自然地理、地图学、地球科学概论、地质学、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等学科都需要一定的地理学基础,将来想学习或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同学,地理还是要好好学习的。

③未来怎么应用: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镇化等快速进行,我们面临着众多资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地理学在未来新型城镇化、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流域水资源管理等领域会推动科学和社会发展,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上述问题。

地理到底应该怎么学?

①课本:学生学习最主要的一定是围绕着课本,时不时的翻看一下课本,总会有收获,而且课本是所有延伸知识的基础,基础一定要牢固。

②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的根本区别。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工具,也是灵魂。与教材配套的地图册,一定要多看,不能闲置,作用会很大。

③理论联系实际:目前的地理教材,不只是为了教学生地理基础知识,更是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比如我们常说的地理实践力。

现在的考题不再像过去那么死板,而是多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来考查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等。

④总结归纳:平时学习的内容,要举一反三,而不是学过就放过了,要以单元或者某地理要素来要进行概括归纳、记忆、巩固,整理编织成知识网络,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

⑤整理易混概念: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仔细甄别,找出异同,抓住本质进行区分,并对此类词汇按照自己的学习特点进行总结。

比如流水侵蚀是在地表径流作用下发生的侵蚀过程,而流水溶蚀是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相结合,对可溶性岩石的化学融解和侵蚀作用,两者之间呈现包含关系,流水溶蚀从属于流水侵蚀。

⑥善于运用答题模板:地理考试中,特别是非选择题部分,无非就是几大类题,比如特征类问题、区位类问题、影响及意义类问题、成因(过程)分析类问题、措施类问题、评价类问题、比较类问题等,每一类问题都有基本的答题要点,平时多总结,多记忆,考试时事半功倍。

⑦练习题与模拟卷:一定要多做练习题、多做模拟卷。在做题中不断总结自己的短板,及时补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地理非选择题一定要敢于写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简单地想一下,然后看一下答案,一定要写完自己的答案后再去核对参考答案,效果差距会很大。

高中地理实用答题要点大放送

在上面提到了要多总结答题要点,再次特意就几种常见的答题要点进行总结:

1.特征类问题

(1)答题思路

首先要对题目涉及区域进行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明确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等);然后结合图文信息,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最后在描述时要注意梳理思路,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做到简洁、准确地描述。

(2)答题角度

特征类型

答题要点

地形(地貌)特征

①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等;②地面起伏状况:海拔高低、地势倾斜方向及走势、地势起伏状况、区域极值(地势最高值、最低值)及特殊地貌

气候特征

①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日较差);②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分配、季节变化以及年际变化);③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④水热组合状况;⑤光照;⑥风向及风力等

河流水系特征

①流程长短;②流向;③流域面积大小;④落差大小(水能);⑤河道的深浅、宽窄、曲直情况;⑥支流多少及分布;⑦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羽状、放射状、向心状等)

工业生产特征

①工业的发达程度;②工业部门结构;③工业技术水平;④工业产品的销售;⑤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


2.区位类问题

(1)答题思路

①要清楚某类地理事物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如工农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区位等,再结合某地的具体情况分别归类分析。

②解题时有两个注意:一是区位因素一般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一般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地形、气候、水源、植被、土壤等方面来分析;社会经济因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市场、政策、科技等方面来分析。二是影响某事物的区位因素有有利和不利的两个方面。答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要求,按规定作答。

(2)答题角度

区位类型

答题要点

农业区位

自然因素

①气候:气候类型、光照、热量、降水、水热组合情况、气温日较差、风力等;②地形:平原、山地、丘陵等所占比重,海拔及坡度等;③土壤:土壤类型、肥沃程度、酸碱性、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等;④水源:河湖密度、水量、水质、季节变化等

社会经济因素

①市场(市场距离、市场需求量、消费习惯和水平、市场变化);②交通;③劳动力(数量、素质和价格);④工业和城市的发展;⑤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⑥政策等

 

 

工业区位

自然因素

①地理位置;②土地(面积、地形);③水源;④资源(原料和动力)等

经济因素

①市场;②劳动力(成本、数量、素质);③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通达度);④科技;⑤政策(如优惠、补贴)等

社会因素

①工业惯性;②国防;③就业;④平衡性别比;⑤个人偏好等

环境因素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主要用于微观布局,如考虑风向、河流上下游等

交通区位

自然因素

①地形(平坦,对交通方式限制小);②地势(起伏大则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工程造价高;若沿等高线延伸,则需延长里程,工程造价高,但工程难度小);③河流(湍急不利于航运,且过河需架桥,增加成本和工程量);④地质(喀斯特地貌需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需加固地基、避开断层);⑤气候(公路、铁路建设需防暴雨、洪涝、泥石流;水运、航空建设需防大雾、大风);⑥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因素

①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如公路);②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如国道);③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3.影响及意义类问题

(1)答题思路

①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或影响,可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分析;另外,不要忽视自然地理要素对人文特征的影响。例如,气候特征对建筑或服饰等的影响。

②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或影响,一般从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宏观分析。

(2)答题角度

影响(意义)类型

答题要点

水循环

①维持全球水量平衡;②水资源更新;③地球各圈层联系;④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人口迁移对迁入区及迁出区

①经济发展、②资源利用、③产业发展、④生态和环境压力等的影响

区位条件对农

业生产的影响

①定位(所在位置);②明确该地的地形类型、气候类型、土壤状况、河流分布等特征;③逐一分析各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工业区建设的影响分析

①提取信息:“有什么”(图例、注记、材料以及题干条件等);②分析“为什么”,即分析信息与设问之间的联系;③掌握其影响,主要包括对当地的分工协作、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也要注重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能源资源的开发

①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基础设施建设;③居民就业;④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成因(过程)分析类问题

(1)答题思路

①明确考查方向:是分析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一般从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突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如未指明,则需要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人地关系”多角度综合分析。

②由果溯因搭建线索:首先弄清题中已知信息与设问的内在联系,由果到因搭建思维线索;最后再由因到果,正向综合分析形成答案。

③根据分值定要点:根据分值确定要点数量,并突出主导因素的影响(放在第一位)。

(2)答题角度

成因(过程)类型

答题要点

气候差异成因分析

气温

①太阳辐射(纬度);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③洋流;④地形、地势;⑤大气环流;⑥人类活动等

降水

①大气环流(决定性因素);②地形;③海陆分布;④洋流等

风力、风向成因分析

在等压线图中,可通过等压线的密集程度判断风力,通过等压线数值、气压中心及所在半球判断风向;在区域图中,需结合区域的气候特征及地形特点进行分析

河流水文特征成因分析

①地理位置;②地形、地势特征;③气候和天气特征;④植被特征等

水资源短缺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

①区域内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②区域内河流短小,流域面积小,储存淡水条件差(如新加坡、马尔代夫等国家虽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但水资源短缺);③资源的时空分布与需求不匹配(如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春季农作物需水量大但降水少,形成春旱);④特殊地质条件储水困难(如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会渗漏)

人为原因

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②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③水污染严重导致水质型缺水


5.措施类问题

(1)答题思路

①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方面寻找答案。

②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尽量全面,而且要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③注重案例分析,熟悉答题思路,在面对新的情境时可借鉴熟悉的类似问题进行知识迁移。如借鉴鲁尔区改造的措施来回答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应采取的措施。

(2)答题角度

问题表现

答题要点

水土流失

①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压缩种植业用地;②植树造林;③小流域综合治理

重工业区衰落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调整工业布局,整治环境,发展科技

水污染防治

①控制污染源以及治理水污染;②可通过立法、合理规划、加强管理等非工程措施防治污染;③净化污染水,提高其重复利用率


6.评价类问题

(1)答题思路

类型

答题角度

评价大型工程(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等)带来的影响

参考影响及意义类问题答题角度

评价区域发展条件的优劣,即人文地理要素(如工业、农业、城市等)区位因素的评价

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分析其对当地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市场、科技等的影响

(2)答题角度

评价对象

答题要点

城镇化影响

有利方面

①人口合理流动;②农村经济发展;③产业结构调整;④工业生产效率提高;⑤科技文化发展;⑥乡村生产生活方式与对外开放程度;⑦利于城市与乡村交流及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等

不利方面

①城市环境质量下降;②地面沉降和环境污染;③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

农业生产条件

①气候(光、热、水);②地形;③土壤;④水文;⑤劳动力;⑥交通;⑦市场;⑧科技;⑨政策等

工业生产条件

①资源(原料、动力等);②土地;③劳动力;④交通;⑤政策;⑥市场;⑦科技等

交通运输条件

自然因素对交通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②经济因素对交通线路布局影响;③技术因素对其修建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