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87986605
当前位置:福建升学信息平台> 高考> 文章内容

这些大学同根同源、共享校名,却坐落异地

最后更新时间:2023-03-30 17:21:10

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浪潮中,有这样一些高校:她们曾同根同源,现各自绽放;她们共享校名,却坐落异地;她们拥有一致的学科评估结果,却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VS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你知道这两份由书画家范曾题书的校名,分别指哪所中国石油大学吗?


校名的细微差别

华东校名中的“国”与“学”字用的是繁体,而北京校名中此二字是简体;华东校名写得较为严谨、整齐, 北京校名则写得较为流畅、随和,各有千秋。这位与石油大学校名校牌结缘三十年的书法家,似乎也谙熟我们的校史和现状,在他几个月内两次题写同一校名时,好像特意在选字和风韵上作了些区分。而正是这些不同,为后人的考究提供了依据,其可谓妙哉!——余世诚教授


历史渊源


1953 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石油资源,石油工业发展也急需专业人才。中国石油大学的前身是以清华大学石油系为基础,汇聚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的部分师资和办学力量,于 1953年创立的北京石油学院。北京石油学院隶属于燃料工业部,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

但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采的胜利油田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东营、滨州、德州、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 8 个市的 28 个县(区),而当时我国开发油田的能力有限,需要大量的人才,为了培养更多的油田人才,国家决定将北京石油学院搬到山东省东营市。

1969 年学校迁至山东东营胜利油田,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很多高校开始招收研究生,但华东石油学院的地点比较偏,不好招收研究生,于是在 1981 年 5 月 21 日,华东石油学院向石油部、教育部请示,拟成立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当年的 6 月 22 日,教育部、石油部联合发文,批准华东石油学院在原北京石油学院校址内建立北京研究生部。北京研究生部设置 9 个专业,当年开始招生。

1988 年,华东石油学院更名为石油大学。石油大学校本部设在北京,由石油大学(北京)和石油大学(华东)两部分组成。

1989 年,在北京的校本部恢复招收本科生。

2000 年,学校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划归教育部管理,明确了石油大学(北京)与石油大学(华东)各自相对独立办学;2005 年,石油大学更为现名,即中国石油大学。于是,山东东营的就成了现在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北京昌平的就成了现在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后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搬到了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设立了新疆克拉玛依校区。


各自发展



两所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都以石油相关学科为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省(市)重点学科相对较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VS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21 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官方宣布更改校徽,官方的简称也要改为“北地”,还要将校歌《勘探队员之歌》改为《北地之歌》。这一波操作引起了不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生和校友的反对,同时也遭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子的质疑。

那这两校是什么关系呢?

历史渊源


1952 年,奠定如今高教界格局的院系调整正式展开,很多专门院校也因此应运而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了“北京地质学院”。

1969 年 10 月 26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高等院校下放问题的通知》,决定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地质学院等十三所农林地矿油水电等院校迁出北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京校外迁”。1974 年,北京地质学院定址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

由于武汉的文化环境和科研条件不如北京,因此武汉地质学院的校领导还是希望能搬回北京,可武汉地质学院整体搬回北京的难度实在太大,因此在 1978年,武汉地质学院决定在原北京地质学院的校址上设立研究生处。

1987 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正式在武汉和北京实行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5 年 3 月,大学总部撤销,武汉、北京两地独立办学。



何为“惊天动地”

1952 年 11 月 1 日,北京地质学院在端王府夹道举行了成立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出席这次开学典礼,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李四光说:“现在新中国办起了惊天动地的事业,北京航空学院是惊天,北京地质学院是动地。你们就是动地的勇士……你们是新的土地公公、土地婆婆,我代表地质部向你们祝贺。”


各自发展



因为这两所大学的重点学科是共享的,所以拥有同样的 2 个国家重点学科,且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 A+学科和“双一 流”建设学科也都一样,但是具体到二级学科会有所差别。


拓展阅读

校徽是一所学校的标志,仅通过徽章上简单的图案和文字,便可对学校的性质和学科有所了解,而且小小的徽章,更容易让人记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旧校徽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新校徽


旧校徽由核心图案、中英文校名以及数字“1952”组合而成。


核心图案为象征地质学科的“放大镜、地质锤、指南针与地球经纬仪”,显示了学校的优势与特色,表达了学校与地球科学的亲密关系;“1952”反映了学校前身北京地质学院创立于 1952 年。


新校徽整体造型为字母 U 与含苞待放的花蕾形态融合,颜色为地质蓝,由核心元素、中英文校名和建校时间“1952”组合而成。核心元素为象征地质学科的“地质锤、指南针、放大镜与地球经纬线”。新校徽融合了巍巍学府悠久深厚的特色学科文化底蕴与开放进取的创新意识、雄姿英发的时代精神,蕴含着学校对开启改革发展新征程的矢志追求和豪迈情怀。


中国矿业大学

VS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不存在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或徐州校区的叫法,坐落于徐州的这所“211”高校只有一个称谓,那就是中国矿业大学。如今,该校在徐州有两个校区,一个校区为文昌校区,另一个校区为南湖校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曾是中国矿业大学在北京设立的分校,为北京研究生部,2003 年才正式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名义办学。

历史渊源


两所学校的前身都是创办于 1909 年的焦作路矿学堂。焦作路矿学堂 1913 年停办,1915 年复办,并改名为福中矿务学校,1931 年又改名为私立焦作工学院,并在 8 年内经历了数次搬迁。1946 年学校在洛阳复校,并于同年10月搬迁至郑州,1947年搬迁至苏州。

1950 年在焦作工学院的基础上创办中国矿业学院,第二年将师生及设备等主体转移至天津(剩余部分继续办学,并逐步演变为今日的河南理工大学)。1953 年学校搬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1970 年学校搬迁至四川,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 年,学校在江苏徐州重建,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并成立了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8 年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也在 1997 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2003 年北京校区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名义办学。自此,徐州主校区和北京校区开始逐步转变为独立的办学实体。



中国最能“流浪”的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曾搬迁了十四次,辗转了六个省市,并且经历了十二次更名,非常折腾。


2019 年,中国矿业大学百年校庆时,将这段经历浓缩成了两句话:十四次变迁,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十二次易名,不改矿业人使命初心。


通过以上介绍,你分清了这些同名的院校了吗?那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东北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你能分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