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87986605
当前位置:福建升学信息平台> 高考> 文章内容

什么是综合评价计划?适合哪类学生报考?

最后更新时间:2024-12-24 10:37:16

在高考升学的多元化路径中,综合评价计划日益受到关注。它为众多学子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通往理想高校的道路,那么究竟什么是综合评价计划,哪些学生与之契合,又有哪些院校推行此项计划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综合评价计划的内涵

综合评价计划,是高校招生录取的创新模式。它打破了传统高考单纯以分数论英雄的格局,将考生的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及高校自行组织的考核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加权整合,形成最终的综合成绩,依此择优录取学生。这种多元评价体系,旨在全方位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挖掘那些具有学科潜力、创新思维、良好品德以及综合素养的人才。

例如,某高校设定高考成绩占综合成绩的 6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 20%,学校组织的面试、笔试等考核成绩占 20%。一位考生高考成绩优异,学业水平考试表现良好,并且在学校考核中展现出独特的见解与才华,即便其高考分数并非顶尖,也有机会凭借突出的综合表现脱颖而出,被高校录取。

二、适合报考的学生类型

(一)综合成绩优异者

这类学生在高中阶段成绩稳定且名列前茅,通常能达到所在省份本科第一批最低控制分数线或特殊类型控制线,部分高校要求至少达到本科线。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其 2024 年综合评价招生要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或最近一次模考)成绩在年级同科类排名前 10% 以内,并且语文和外语成绩均在同科类排名的前 10% 以内。他们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在综合评价的各个环节都能展现优势,无论是高考的知识考查,还是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检验,以及高校考核中的深度交流,都能应对自如。

(二)全面发展的学生

高校在综合评价招生时,对考生的综合素质颇为看重。要求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选考科目全部合格且综合素质评价获得 A、B 等级。此类学生不仅在学业上表现出色,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他们在道德品质、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等多个维度均衡发展,能够适应高校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校园注入活力,也符合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三)学科特长突出的学生

尽管综合评价招生院校大多对考生竞赛奖项没有硬性要求,但拥有学科特长无疑是一大加分项。理科学生若在五大学科竞赛(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等)中获奖,文科学生在诸如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等赛事中有佳绩,便能在众多报考者中崭露头角。这些奖项是他们学科能力的有力见证,让高校看到其在特定领域的钻研深度与天赋。

(四)思想品德优秀的学生

部分综合评价院校,尤其在山东、江苏等省份的省属高校,对考生的思想品德表现格外重视。那些获得地级市(含)以上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或者高中阶段获得地级市(含)以上各种思想道德品质类奖励或荣誉的学生,在报考时会更具优势。他们身上展现出的担当、奉献精神与良好品德,是高校所珍视的品质,也是未来成为社会栋梁的重要基石。

(五)外语优秀的学生

在全球化背景下,众多开展综合评价招生的高校对考生的外语能力有较高期许。特别是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这样课程以英文授课为主的高校,非英语语种考生需慎重报考。英语成绩突出的学生,不仅在高考外语科目上能斩获高分,在高校组织的英语面试、笔试等考核中也能游刃有余,展现出良好的国际交流潜力,更易获得高校的青睐。

三、推行综合评价计划的院校

(一)国内顶尖高校

南方科技大学:采用 “631” 模式,即高考成绩占 60%、学校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占 30%、高中平时成绩占 10% 来核算考生综合成绩择优录取。要求福建省份考生选考科目中必须包含物理和化学两科目,致力于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潜力的理工科人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招生上采用 “提前批招生 + 综合评价招生” 双轨制。综合评价成绩 = 高考成绩(含政策性加分,占比 60%) + 入学测试成绩(占比 30%) + 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占比 10%)。凭借国际化的教育理念、雄厚的师资力量,吸引着众多向往国际视野与前沿学术的学子。

(二)特色外语院校

北京外国语大学:仅针对 “一带一路外语” 专业进行综合评价招生,如 2023 年在闽招收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匈牙利语、芬兰语、罗马尼亚语、尼泊尔语等专业。测试结果合格的考生,其综合评价成绩为考生的高考(实际考分)、能力测试两个方面的成绩以当地高考成绩满分值按 7:3 的比例加总,为国家培养急需的小语种专业人才。

(三)科技前沿高校

上海科技大学:招收理工科基础扎实,在科学创新、批判思维、人文素养、沟通协作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综合素质优秀并具备学科特长的高中理科毕业生,福建省考生报名须选考物理和化学。通过考生申请材料和 “校园开放日” 表现进行综合评定,表现优秀的学生将获得 “校园开放日” 综合成绩,分档为 A 档(20 分)、B 档(15 分)、C 档(10 分)。高考成绩(含政策加分)达到 “特殊控制线” 前提下,学校将考生 “校园开放日” 综合成绩与其高考成绩相加后,与其他在提前批报考学校但未获得 “校园开放日” 综合成绩的考生共同排序,择优录取,聚焦于培养未来科技领军人才。

(四)中外合作高校

上海纽约大学:依据学生在 “校园日活动” 的表现,结合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择优录取,确定优先录取(A. 预录取)、考虑录取(B. 待录取)和不予录取三类情况,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教育体验。

昆山杜克大学:采用高考成绩(50%) + 综合评估(40%) + 高中学业业水平考试成绩(10%)的模式录取。报名需提供英文视频陈述、高中阶段成绩单、一封推荐信等,让学生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国际一流的教育资源。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根据学生的 “高考成绩(占 60%)、学校测试成绩(占 30%)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 10%)” 进行综合评价排名,择优录取。学校分双学籍和单学籍,双学籍专业的主要教学语言为俄语,单学籍专业的主要教学月语言为英语、中文,培养精通中俄双语、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

综合评价计划为广大学子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实现梦想的机会。对于符合条件的学生而言,深入了解、积极参与,或许就能开启一扇通往心仪高校的全新大门,踏上与众不同的精彩求学之路。